|
蝦蟇-畏蛇而能制蜈蚣,三物相值,彼此皆不能動。 |
臺灣在一府三縣的制度到了雍正元年(1723年)時有所改變,增設了彰化縣、淡水廳、澎湖廳。但其中由陳培桂所編撰《淡水廳志》於同治十年(1871)才完成,記錄了許多北臺灣的地理物產,而當然也有關於青蛙的記載,不過和先前介紹的幾部著作相比,卻略嫌單薄。僅「蝦蟇、蛙(一名田雞)」這七個字而已。
另外一部《彰化縣志》則是由周璽在道光十年(1830)所編撰完成,其中關於青蛙的描述則比較多一些:
-
蟾蜍,狀似蝦蟇,背有黑點,腹大,皮多痱磊,居於陸地。生瘡者破腹取肝,塗之愈。
-
蝦蟇,一名驚蟇,一名青蛙。畏蛇而能制蜈蚣,三物相值,彼此皆不能動。
-
水雞,一名田雞,即蛙也。黑色而小者名蛤子,食之甚甘美。
或許大家會覺得很奇怪,先前不是一值說蝦蟇就是蟾蜍,那為何該具這裡的記載,似乎蝦蟇並不是蟾蜍,而是某種青蛙。這個問題實在很難解決,就像上一期所說到「青約」到底是哪一種青蛙一樣?由於早期並沒有對這些生物有統一的名稱,所以名稱極易因地而異。
不過,我想大家不必在這些本來就不明的稱呼上大傷腦筋,應該多注意這些生物的相關敘述,如這裡所說的「畏蛇而能制蜈蚣,三物相值,彼此皆不能動」,雖然已現代的眼光來看未必正確,但卻可反映出先民對於大自然觀察的細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