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向上
古文中的蛙-1
古文中的蛙-2
古文中的蛙-3
古文中的蛙-4
古文中的蛙-台灣篇1
古文中的蛙-台灣篇2
古文中的蛙-台灣篇3
古文中的蛙-台灣篇4

古文中的蛙-台灣篇3

蝦蟇-畏蛇而能制蜈蚣,三物相值,彼此皆不能動。

  臺灣在一府三縣的制度到了雍正元年(1723年)時有所改變,增設了彰化縣、淡水廳、澎湖廳。但其中由陳培桂所編撰《淡水廳志》於同治十年(1871)才完成,記錄了許多北臺灣的地理物產,而當然也有關於青蛙的記載,不過和先前介紹的幾部著作相比,卻略嫌單薄。僅「蝦蟇、蛙(一名田雞)」這七個字而已。

  另外一部《彰化縣志》則是由周璽在道光十年(1830)所編撰完成,其中關於青蛙的描述則比較多一些:

  • 蟾蜍,狀似蝦蟇,背有黑點,腹大,皮多痱磊,居於陸地。生瘡者破腹取肝,塗之愈。

  • 蝦蟇,一名驚蟇,一名青蛙。畏蛇而能制蜈蚣,三物相值,彼此皆不能動。

  • 水雞,一名田雞,即蛙也。黑色而小者名蛤子,食之甚甘美。

  或許大家會覺得很奇怪,先前不是一值說蝦蟇就是蟾蜍,那為何該具這裡的記載,似乎蝦蟇並不是蟾蜍,而是某種青蛙。這個問題實在很難解決,就像上一期所說到「青約」到底是哪一種青蛙一樣?由於早期並沒有對這些生物有統一的名稱,所以名稱極易因地而異。

  不過,我想大家不必在這些本來就不明的稱呼上大傷腦筋,應該多注意這些生物的相關敘述,如這裡所說的「畏蛇而能制蜈蚣,三物相值,彼此皆不能動」,雖然已現代的眼光來看未必正確,但卻可反映出先民對於大自然觀察的細膩。  

 

別懷疑,澎湖島上的確有青蛙的存在。

  在四縣二廳時代,除了上一期介紹過的淡水廳外,另一個就是澎湖廳。「澎湖」就是「港外奔濤『澎』湃,港內澄浮如『湖』的意思,本指「媽宮港」而言(馬公港),後來漸漸的轉化為整個「澎湖群島」的全名。現今的澎湖縣由大小64個島嶼組成,屹立於台灣海峽中段,為我先民從大陸移民開拓台灣的中繼站,澎湖與台灣之間的往來甚早,可溯至三國時期及隋代之派兵征夷州及琉求(台灣)之登陸澎湖。

  澎湖廳的設置雖早在於雍正元年(1723),但關於它最早的官方文獻《澎湖廳志》,卻在清光緒19年(1893)時遂由林豪編撰完成。雖然澎湖的自然資源不及臺灣富饒,但是其海島的特性卻也孕育出許多有別於台灣的自然環境。所以在該志中收錄了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足見當地的特殊物資就是這些海產;除了這些海洋生物外,還有許多鳥獸蟲魚,其中也包括青蛙囉。

  大家一定很好奇,在這樣的海島上會有青蛙嗎?別懷疑,實際上是有的。而且在《澎湖廳志》中也有記載,雖然僅有這一句:「蝦蟇(右青約數種)」,不過,至少可以確定當初真的有蛙類的存在。至於現今的澎湖還有哪些蛙類呢?目前確定的有澤蛙、虎皮蛙、貢德氏赤蛙、黑眶蟾蜍…等。這些蛙類應該是在冰河時期,海平面降低,臺灣海峽變成陸橋,促使這些兩棲類有機會遷徙到這個地方;待冰河退卻,海面回升,遂將這些蛙類封鎖在海島之中。當然,其環境條件當然比較嚴苛,所以目前看得到的這些種類都是環境耐受度較高的蛙類。

 

蛙形小而長,色赤,面皮光。

  接著介紹《噶瑪蘭廳志》,該志於清咸豐二年(1852),由陳淑均所編撰完成,其中關於當地蛙類的介紹十分豐富,並且引用相當多的文獻,其記載如下:

  • 蝦蟆-「本草」:一名蟼蟇。「格物論」:蛙,蝦蟆也;
    一名蟼。按兼明書「禮」、「月令」:孟夏螻蟈鳴。孔疏云:蝦蟆,明曰非也。蝦蟇一名蟾蜍;螻蟈者,蛙類也。蛙形小而長,色赤,面皮光,春夏居水邊相對而鳴者也;蝦蟇型濶而短,色黃而皮如砂,鞭之汁出如乳,醫方用之治甘蟲、狗毒。考「漢書」:武帝元鼎五年秋,蛙與蝦蟇鬬,可知為二物,則邱說是也。

  • 水蛙-蛙一名田雞,一名水雞。見「山堂肆考」。其黑色雸小、生田間者,名甲仔,亦甘美。

  • 青約-「圖經」:背青綠色,謂之青蛙,土音訛為青約。「海錯疏」:身青嘴尖,脊脛微黑,腹細而小。

  在過去的典籍介紹中,發現古人對於蝦蟇指的有時是蛙,有時是蟾蜍,十分混亂,但聰明睿智的作者卻在此作了相關文獻的回顧與整理,其中「蛙型小而長,色赤,面皮光…」這說的正是赤蛙;而「蝦蟇型闊而短,色黃而皮如砂,鞭之汁出如乳…」這說的又是蟾蜍。最後引用《漢書》中「蛙與蝦蟇鬬,可知為二物也…」來作個總結,表示青蛙和蟾蜍是不一樣的生物。但令人質疑的是,當初史官真的有觀察到青蛙和蟾蜍在秋天打架嗎?

  而關於「青約」這個稱呼,作者認為原本就是青蛙,只是在地方口音的誤傳下變成青約,好像有這麼點道理。

蛙蛙世界學習網 兩棲類保育網 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