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向上
古文中的蛙-1
古文中的蛙-2
古文中的蛙-3
古文中的蛙-4
古文中的蛙-台灣篇1
古文中的蛙-台灣篇2
古文中的蛙-台灣篇3
古文中的蛙-台灣篇4

古文中的蛙-台灣篇1

水蛙是台灣最早青蛙的記載,推測應為當時常見的大型蛙類-虎皮蛙。

   台灣位處熱帶與亞熱帶的交界處,生物資源豐富不在話下。不過台灣在中國的歷史中卻被劃定為蠻夷之地,直到近百年來才開始重視這片土地。其中有關台灣動物之記載,最早出現在《隨書》中;根據該書「東夷列傳」、「流求國傳」云:「(台灣)有熊、罷、豺狼;尤多豬、雞;無牛、羊、驢、馬。」此後,關於台灣動物的記載多屬相同,零星不全,未能窺其全貌。直到清代初期(康熙十三年),由當時台灣府知府高拱乾所編撰之《台灣府志》,才開始對台灣的動物有較系統性之記載。

  書中卷七風土志土產篇中,記載與動物有關的資料,計有畜之屬(家畜類)、羽之屬(鳥類)、毛之屬(野生哺乳動物)、鱗之屬(魚類)、介之屬(軟體動物、海洋節肢動物、龜鱉類)與蟲之屬(昆蟲、蛇蜥蛙類)等六大類。雖然這樣的分類過於簡單,且以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也有不少錯誤。但是以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初期,疆土初闢,一切事物均在草創階段,編撰志書者對於自然界的之事畢竟有限,能以此記錄問世已經很厲害了。因此,在此書完成之際,堪稱清代官修志書之嚆矢。更重要的事-這是第一筆關於台灣青蛙的紀錄!

  根據高氏的記載,青蛙屬於蟲之屬,且僅有水蛙、青約二者,亦無其他補充說明,推測應該是當時常見的大型蛙類虎皮蛙及金線蛙。

 

「蛙(土人帶皮食之)」,當時的原住民真的連蛙帶皮吃下去嗎?

  接著高拱乾編撰的《台灣府志》之後,周元文(康熙49年)、劉良璧(乾隆5年)及范咸(乾隆11年)亦分別編撰《重修台灣府志》;到了乾隆25-27年間,余文儀蒐集更多相關文獻而編撰了《續修台灣府志》,將關於台灣動物的記載更為完備,列有鳥獸、蟲魚二篇。但是重修與續修中關於台灣蛙類的敘述卻反而變少了,僅記載:「蛙(土人帶皮食之)」,這一筆資料。

  清康熙十一年,臺灣被清朝正式收編為臺灣府,接著開始開發臺灣,並且在台灣府之下設立臺灣縣、諸羅縣、鳳山縣、淡水廳、噶瑪蘭廳、澎湖廳……等,再設立這些廳縣之後,便開始針對這些廳縣立志,如:陳夢林(康熙56年)之《諸羅廳志》、陳文達(康熙58年)之《鳳山縣志》、陳文達(康熙59年)之《臺灣縣志》王必昌(乾隆17年)之《重修臺灣縣志》、陳培桂之《淡水聽志》、陳淑均之《噶瑪蘭廳志》、林豪之《澎湖廳志》。這些地方志書雖未如《台灣府志》般全面性,且多相互引用;但有時卻會有一些不同的記載,顯示出一些不同地區的不同文化,將在未來幾期分別介紹之。

 

蝦蟇-腹大,皮多痱磊...背有黑點。不就是黑眶蟾蜍嗎。

  在這麼多的關於台灣的縣志與廳志中,最早編撰完成的就是陳夢林(康熙56年)之《諸羅縣志》。諸羅,就是諸山羅列,山脈綿延之意,差不多就是現今的嘉義地區。而要介紹《諸羅縣志》裡的蛙類之前,大家一定會聯想到諸羅樹蛙,但是大家可別忘記,諸羅樹蛙可是西元1995才發表的新種樹蛙,怎麼會出現在200多年前的文獻裡;更何況當時人們只將蛙類分為蟾蜍和青蛙兩種,就算先人有觀察到諸羅樹蛙,也能會將牠紀錄成青約吧!

  《諸羅縣志》中關於蛙類的紀錄有二筆,陳氏亦將它們歸類於「蟲之屬」:

蝦蟇-似水雞,背有黑點。《酉陽雜俎》:『蝦蟇無腸,陸居者為蟾蜍』。《爾雅》謂之蟾蠩。腹大,皮多痱磊。張衡《靈憲論》:『羿妻竊西王母不死之藥,奔月宮,是謂蟾蜍』。凡附骨壞瘡、發背腫毒,按方用之俱效。生疔瘡,剖其腹,取肝塗之立癒。將腹皮縫密,放去不死。眉間白汁曰蟾酥。

青約-《圖經》:『背青綠色,謂之青蛙』。《海錯疏》:『身青、嘴尖,脊路微黑,腹細而白。』。

  關於上述二筆記載,不難看出一些端倪。例如:背有黑點的蝦蟇,那不就是黑眶蟾蜍嗎!不過關於文中取肝治瘡的方法,大家可千萬別貿然試之,處理不當反而造成傷口惡化那就糟糕了。其中最有趣的應該就是〝將腹皮縫密,放去不死〞(其實很殘忍,大家可別學喔),原來先人早就發現蛙類超強的生命力,還懂得永續利用-不會犧牲太多的蟾蜍。

  另外,大家一定很疑惑,不是上週才說過「蛙(土人帶皮食之)」,現在又變成「土人去其皮食之」;一下連皮吃,一下又要剝皮才吃。到底是事隔多年後,土人懂得去皮的青蛙比較好吃?還是諸羅地區的土人對青蛙料理的講究?或者只是單純的筆誤?尚待釐清。

蛙蛙世界學習網 兩棲類保育網 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