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向上
調查方法論(一)
調查方法論(二)
調查方法論(三)
調查裝備(一)
調查裝備(二)
調查裝備(三)
調查資料紀錄(一)
調查資料紀錄(二)
調查資料紀錄(三)

調查方法論(一)

一、何謂調查

  調查係指有系統性地針對某類事物進行觀察及測量,其目的無非是希望藉由簡單且標準的程序,而對整體結構有初步的瞭解。當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無法由表面看出整體的時候,通常就會藉由調查來進行瞭解。而調查的項目無奇不有,例如:大家早餐吃什麼?晚上幾點睡覺?某項產品的銷售量好不好?哪個候選人的支持度高?某項政策民眾支持否?那個人是誰殺的?小至個人的生活瑣事需要問卷調查,大至國家的問題都還要成立調查局來專門做調查,幾乎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調查。更何況複雜的生態問題,需要更嚴謹的科學調查方法。

  以生物資源調查為例,我們想要知道某地區有哪些生物?這些生物隨著季節的消長?哪些生物近年來逐漸減少?種種的問題都必需經過一連串的調查來獲得結果,隨著目的的不同,就必須選用適當的調查方法。通常整個調查過程中,幾乎不只調查一次而已,所以為了使得每次的調查結果都能夠進行比較,研究者必須選定一標準的調查方式,從一而終的採用相同方法,並且具體的描述方法過程,以便後人能夠依循此法進行重複。

  因此,任何調查活動都必須注意到:(1)對象、目的為何;(2)選用方法標準否;(3)結果是否具有代表性。在此,我們的調查活動不外乎是:瞭解某地區的某類生物組成。所以,我們必須知道調查範圍的大小,是要進行整個區域的搜查,還是針對特定區域的抽查;其次,決定調查的對象,而慎選使用的調查方法;最後,再將所調查的資料加以分析,然後討論此結果是否能解答先前的問題。
 

二、取樣方法

  一般調查過程鮮少採用全時全區的地毯式搜索,因為這樣的過程耗時耗力,且相當沒有效率,所以多選取特定時段(調查頻度)、特定地點(調查樣區)及特定方法(取樣方法),藉由系統性的標準方法,研究者才能將每次調查的結果進行比較。由於調查方法眾多,僅介紹一些常用的方法,研究者需明確知道自己的研究目的,慎選調查方法,以免進行結果分析時,才發現一切白做工。

  ˙調查頻度

  就是每次調查之間隔,如:每天、每週、每月、每季或每年,依據不同研究目的,需慎選不同調查頻度。

  若想要針對短期的特殊行為,進行密集的觀察,如求偶、產卵、覓食、競爭等行為,則需安排較密集的觀察頻度,必要時得每天觀察,但不用太多天。若想要知道某物種在繁殖季的數量變化,或者針對某短期干擾的影響,則每週進行一次觀察即可,通常維持數月即可。如想要瞭解該生物的年活動週期,或者該地點的生物組成,則建議每月觀察一次,連續觀察一年。倘若調查範圍大、樣區多,或者僅想要有各概略性的瞭解,則每季調查一次,最少調查一年,亦可連續調查數年。如果要瞭解某物種近年來的數量變化,或者針對一大區域內各地的相對數量調查(如:於同一時段於全國各地同時進行蛙類普查),則一年一次即可,但這種調查至少要進行好幾年,甚至成為百年的傳統。

  此外,研究者已可針對特殊需求而自訂頻度,如:每月兩次、每陰曆月一次、夏冬季各一次、乾濕季各一次、特殊氣象前後各一次(颱風、豪雨、乾旱、寒流)、人為干擾前後各一次...等。

  當然,除了目的導向外,人力安排也很重要。研究者需考量團隊的時間,確保在整個調查期間內都能如期進行,避免虎頭蛇尾。另外也需注意,避免過高的調查頻度造成生物的干擾,別讓研究者的美意成為生物的負擔。

  ˙調查樣區

  調查的區域固然越大越好,這樣才能盡量包含所有的狀況。不過,樣區的規劃就像調查頻度一樣,太少—不具有代表性;太多—浪費資源,勞心勞力。所以,樣區的選擇一樣要考慮到研究目的,以及調查人力資源,透過適當的樣區選擇,才能達到兩全其美。

  一般來說,樣區的規劃需要注意到每個樣區大小、數量以及代表性。樣區的數量與大小比較相關,主要係考量調查所需之人力時間。很多個小樣區—會浪費許多交通時間;很少個大樣區—不易進行不同棲地類型之比較。另外考量的因素就是樣區代表性,若規劃許多樣區卻無法涵蓋整體區域的各棲地類型,那似乎不具有完整性。所以,一般在進行樣區規劃前,會先將全區內的各棲地類型逐一列出,如:森林、溪流、池塘、耕地、果園、建築物...,再依此規劃樣區地點與數量,若各棲地類型能有重複為佳,最後在考量人力與調查頻度,規劃適當的樣區大小數量。期望以最少的調查量,獲得最大的代表性。

 

蛙蛙世界學習網 兩棲類保育網 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