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嫦娥奔月的傳說不斷地在演變,如今大家都知道月亮上有嫦娥、蟾蜍、月兔、桂樹、吳剛……,但是這些出現在月亮上的物件卻是有先後順序的。
早在戰國以前,古人就傳說月中有蟾蜍。屈原在《楚辭•天問》云:「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過去大家都認為「顧菟」就是「兔子」,但是據聞一多先生之考證,「顧菟」應是蟾蜍。
到了漢代,傳說才增一隻玉兔。劉向《五經通義》云:「月中有兔與蟾蜍。」晉代文學家博玄《擬天問》亦云:「月中何有?白兔搗藥。」由於月中有蟾、兔之說廣為流傳,所以古人又常以「金兔」、「玉兔」或「蟾兔」作為月亮別稱。同時還傳說月中有一棵大桂樹,《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樹。」到了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就加進去〝吳剛伐桂〞的神話。關於嫦娥變成蟾蜍的詛咒,也在此漸漸美化,不再強調變成蟾蜍。
所以,原先分別獨立的日中金烏、羿射九日、玉兔搗藥、蟾蜍桂樹……等神話故事,在嫦娥竊靈藥奔月後,便被整合為一個整體,再經由無數文人的修飾、詩人墨客的遐想,漸成為今日所聽到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