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蟾蜍耳後腺的蟾酥可以用來治療心臟病 |
說到青蛙的藥用,大家一定會先想到蟾蜍耳後腺的蟾酥,可以用來治療心臟病。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早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藥用的兩棲類就已經有9種,到現在為止,中國大陸至少有32種兩棲類被當作藥材使用。
首先介紹大家最為熟悉的蟾酥—取自於蟾蜍之表皮分泌物,多於夏秋兩季捕捉,洗淨後,擠取耳後腺及皮膚腺的白色漿液,加工,乾燥。因各地加工方法不一,藥材可呈扁圓形團塊狀或片狀,棕褐色或紅色。蟾酥氣微腥、味初甜而後有持久的麻辣感。
蟾酥的藥性大致以強心利尿為主,治諸種慢性循環障礙之水腫、靜脈瘀血、浮腫、及其他熱性病伴有心臟衰弱主用之。蟾酥又稱解毒藥,治烽火癰毒、疔腫、發背、痔瘺、惡瘡、血毒症,外用能消腫毒、起陽痿、牙齦出血或齲齒痛。含蟾酥配製的中成藥製劑,有六神丸、蟾酥丸、金蟾膏、蟾蜍解毒酒等。
大部分的蟾蜍都可以刮取蟾酥,且取〝酥〞後的蟾蜍仍可放回野外,大陸現在以中華蟾蜍和黑眶蟾蜍為主要的刮取種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