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此的皮膚可「養顏美容」?! |
台灣最近正悄悄的興起一陣吃蟾蜍的風氣,原本只在南部出現的蟾蜍店,現在已經有全省分店了。然而,這些蟾蜍大多是來自於野外,如此的捕捉方式,正影響著蟾蜍的族群。
其實,在大陸可以看到許多蟾蜍的專賣店,料理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在青浦練塘鎮還有著名的蟾蜍大餐。短短的一條街上就有十幾家蟾蜍餐廳,招牌掛著”燻臘絲”,其實就是煙燻蟾蜍。曾有記者訪問店家:這些蟾蜍是本地的,還是外來的?店家毫不掩飾地說:本地的早被抓光了,現在田裡已經沒有這種東西了,都是從外地傳來的。聽說該地區在去年是全盛時期,一天的蟾蜍交易量高達十多噸,現在一方面是蟾蜍都不怎麼肥美,另一方面是有關單位管的嚴,所以現在的交易量並不大,但每天還是有幾千斤在買賣。
在如此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再加上蟾蜍業者打著“養顏美容”的功效,難保蟾蜍可以安然的在野外生存。大陸到現在還會繼續在大量買賣蟾蜍,是因為已經有人工繁殖場在專門飼養,而台灣現在所賣的蟾蜍還特別強調是野生的,那不是在逼牠們走上絕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