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向上
青蛙的鳴叫
有關蝌蚪的迷思
青蛙的交配-上
青蛙的交配-下
青蛙的產卵-上
青蛙的產卵-下
青蛙的發生-上
青蛙的發生-下

青蛙的產卵-下

▲ 豎琴蛙將卵產在雄蛙所挖的泥窩中

  上一期介紹蛙類三種主要的產卵方式,今天則是要告訴大家另外一種產卵方式—「泥土裡產卵」的蛙類。說到這裡大家一定會想到面天樹蛙吧。沒錯!牠們的卵是一粒粒分散在土裡,也不具黏性,卵的膠質膜常因沾附泥巴而呈褐色。每次產卵100∼200顆,一次產完,但常常有好幾對配對在同一個地方產卵,所以形成一大片,乍看之下,好像不小心翻倒、散落一地的青蛙下蛋粉圓冰。

  其實台灣還有一種青蛙是將卵產在泥土裡,牠就是大家較不熟悉的豎琴蛙。豎琴蛙將卵產在雄蛙所挖的泥窩;泥窩通常挖在池塘的岸邊,以泥土疊砌成茶杯開口大小的光滑淺窩,窩內無水。卵少,每窩大約有100粒卵。卵呈灰綠色;膠質膜多,外層的特別厚,將卵相連成一塊。藉此厚膠質膜,卵在水池外仍可行正常發育。當降雨後,孵出的或即將孵出的小蝌蚪,隨著被沖刷到池塘內。

  有趣的是:面天樹蛙當初被誤認為艾氏樹蛙;豎琴蛙則是一直被認為是腹斑蛙。如今真相大白,確定為不同種的青蛙,而其中最大的證據,竟然都是牠們在「泥土裡產卵」的生殖方式。

▲ 樹蛙常會選擇水域上方的枝葉產卵

 

  台灣蛙類的產卵方式裡,最特殊的還是先前所介紹的第三種產卵方式—泡沫型卵塊。這種卵塊可以給予卵最多的保護,包括台北樹蛙、翡翠樹蛙、莫氏樹蛙、諸羅樹蛙、橙腹樹蛙以及白頷樹蛙皆是這種方式。

  泡沫型卵塊的主要成份是多醣類。卵表面的膠質膜很薄,但是相當的黏;外層膠質膜成網狀結構,內含有空氣。整個卵泡的體積很大,不過卻相當的輕,卵泡可黏貼在樹葉上不致掉落,並且能防止卵泡內的水分過度蒸發。卵可以直接在卵泡中發育、形成小蝌蚪,最後穿破液化了的膠質膜墜入水中。因此,這類的樹蛙一般還是在常降雨的季節與地區產卵,甚至刻意選擇在水池的上方產卵,以確保小蝌蚪的發育。

  最初形成時,卵泡表面呈白色,3∼5分鐘以後即成黃色到淡棕色。一般樹蛙卵均無深色的色素,卵色極淺,接近白色或乳白色,卵黃量極多。一次產卵的數量大約集中在300∼400顆。

  但是並非所有的卵泡都是築在樹葉上的,像台北樹蛙就是將卵泡產在洞穴內;有時候莫氏樹蛙也會將卵泡產在植物覆蓋物下方。此外,卵泡也不能全然的保護卵塊,例如白頷樹蛙的卵塊就時常遭蒼蠅產卵寄生並長蛆,無法發育成蝌蚪。

蛙蛙世界學習網 兩棲類保育網 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