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向上
青蛙的研究-上
青蛙的研究-中
青蛙的研究-下

青蛙的研究-中

行為學的研究其實非常瑣碎無聊,但結果通常相當有趣。

  在蛙類的生殖生態學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就應該算是「行為」的部分了,其中包括:如何吸引雌蛙?如何保有自己的領域?如何搶奪資源?如何配對產卵?不同種蛙都有自己獨特的行為模式。即便是同種類之間,不同個體也會有不同的個性。其中之趣就如同電視所播放有關動物的頻道,讓人百看不厭,並且由衷讚嘆大自然的美妙。

  「行為」固然迷人,但其背後的「行為學」卻可讓研究人員吃盡苦頭、嘔心瀝血才得以呈現給世人,其間之差異就在〝量化〞而已。在行為方面,只要我們有眼睛,用看的就可以知道牠們在幹什麼,但這僅僅只能述說這隻(對)青蛙的行為。但前面說過:每隻青蛙都有自己的個性,如果今天我們想要將〝這種〞青蛙的行為〝量化〞的時候,光用〝看〞是不夠的。

  在進行任何行為學研究的第一步必先將該生物的有可能的行為全部列出來,並給予一個特定的名稱,稱之為「行為表」。例如蛙類會有:休息、攝食、跳躍、游泳、威嚇、求偶、配對、產卵、打架…每一個行為必須有明確的定義。接下來才能針對特定個體或群體,進行連續或瞬間的觀察。連續觀察則是目不轉睛般的紀錄各行為起迄的時間、頻率、強度;而瞬間則是每特定間隔的時間記錄一次,如每30秒記錄一次目標個體的行為,最後才能依據所量化的資料推論出牠們的行為模式。而這份工作說起來相當簡單,但執行起來卻要花費許多時間,馬虎不得。雖然這份研究會相當累人,但研究者卻可從中觀察到許多〝第一手〞的資料,也正因這些意外觀察到的有趣行為,才能支持研究者完成這〝瑣碎無聊〞的工作,也讓各位了解到這個生物的美妙。
  

蛙類群聚研究漸漸成為主流。

  對於剛起步的蛙類研究,大多會以〝一種〞特定蛙類作為研究對象,但是臺灣蛙類種數有限,〝好做的〞一一被研究完成後,接下來就會開始去探討種與種之間的關係,這個領域稱為「群聚」(或稱群集)。

  群聚研究也是從基本的資源調查出發,先對當地有多少種蛙類?誰是優勢種?誰是稀有種?然後再去比較這些蛙類對於時間或空間的資源分配,例如:有的繁殖季在夏天;有的則在冬天。有些利用池塘的水域;有些則是利用池畔的陸地;有些卻是利用旁邊的灌叢。簡單的來說,過去僅研究某一蛙類與環境的關係,而群聚的研究則是把其它蛙類視為環境中的一份子,種與種之間可能會互利、競爭,有時甚至會互吃。這也是目前〝正流行〞的蛙類研究。

  當然,如果將生物視為環境的一部份,那周遭非蛙類的生物反而更佔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會被蛙類所吃的小蟲子,以及會吃蛙類的蛇、鳥、哺乳類。牠們與青蛙在食物網中可說是最直接的關係,在這個網系中的一舉一動都會相互牽引。

  早期僅會探討「一對一」的關係,如:青蛙與螞蟻、青蛙與蛇、青蛙與蝙蝠、蝌蚪與藻類、蝌蚪與水蠆…。而藉由數十年來的累積,再加上電腦可協助更大量、更複雜的分析,目前漸漸朝向「一對多」、「多對一」,甚至「多對多」的研究,這可讓實驗更貼近實際的情況,亦使研究結果更有利用的價值。這方面的研究在台灣還算是起步階段,有待更多的前輩與後進投入。

分子技術有助於我們了解個體、族群、群聚間的關係。

  在進行蛙類族群或群聚的研究過程中,會引出許多的相關問題,例如說許多樹蛙會有一雌多雄同時交配的現象,那這些後代分別是誰的後代?同一種類在台灣各地(或與國外)的族群是否完全相同?還是會有一些地理差異?這類問題在過去多半無法完全解決,或者是以傳統的形態分類來進行親緣關係的分析。然而科技逐漸發達,小說中的情節一一在現實生活中呈現,如今我們可以藉由特定的分子生物技術來釐清以上的問題,就像電視劇裡面的台詞:「拿去做DNA鑑定就可以真相大白了!」甚至我們還可以藉由此技術來進行種間的比較,看看這些種類之間的類源關係。

  這類分子生物技術應用於臺灣蛙類的研究約十多年,許多技術更加純熟,以往要花數十天的實驗過程,現今可能僅需要幾個小時就搞定了,節省許多研究時間。也因為分子生物學的發達,它從一項學問變成一種技術,許多問題也就很自然的依賴此技術來解決。

  近年來,許多人過渡依賴分子生物技術,動不動就拿來做分生,然後拿到結果就開始長篇大論的解釋起來。這種現象引發部分學者的反彈,認為不應過渡相信分子生物技術的結果,畢竟這是一項技術,背後的目的、討論才是重點,遂要將此技術用得恰當好處,善以解釋才得宜。

生理生態學研究藉由生理實驗來解釋生態問題。

  傳統的蛙類研究大多以計數與分析為主,但在研究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現象是無法解釋的(不是靈異現象),為了要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進行一些實驗室內較精細的生理實驗。這類藉由生理實驗來解釋生態問題的學門慣稱〝生理生態學〞,這項學門在蛙類研究當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蛙類的生理生態學研究包含:對溫度的喜好與耐受度、對酸鹼性的反應、不同狀況下的耗氧量、水分的保存與散失能力、鳴叫模式,甚至對於能量的收支等。例如:為何有些蛙類僅分佈在低海拔,而有些蛙類就能夠分佈的海拔範圍極廣?這就是跟牠們對於溫度的喜好與耐受度有關。另外,為何有些蛙喜歡將卵產在靜水池,有些喜歡產在溪流裡?這有可能跟蝌蚪對於水中溶氧量的需求有關。所以當初我們所面臨到的一些生態現象,多半以〝可能是因為…〞來進行解釋,而這類生理生態學研究則可以針對以上的問題與假設來進行科學性的驗證。當然,許多生態現象並不能以一個假設的論證就可以獲得全盤的解釋,但是至少可以藉由一系列的相關研究來逐一釐清〝真相〞。

  一般的蛙類研究大多在野外進行,但生理生態學研究則既要出野外,又要在實驗室內進行冗長的實驗,當然野外實驗只是要取得樣本,而最重要的還是實驗室內的部分。這類實驗還有另外一項特點,就是需要很多〝昂貴的儀器〞,一套實驗儀器動輒數十萬元以上,有些甚至要上百萬元!因此,這些實驗不是說想要做就可以做的。

蛙蛙世界學習網 兩棲類保育網 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