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向上
蛙的攝食與消化
蛙類的皮膚-上
蛙類的皮膚-下
青蛙住哪裡
青蛙的運動

蛙類的皮膚-上

▲ 蟾蜍眼後有兩個
大的毒腺稱為耳後腺

   當一般人說到青蛙,通常會聯想到“溼溼黏黏”的皮膚。沒錯大部分蛙類的皮膚都是如此,但也有少部分蛙類因為角質化明顯而顯得較為乾燥(例如蟾蜍)。蛙類的皮膚其實內藏許多玄機:它擁有毒腺作為防禦的武器,還有多變的色素細胞,可以隨時改變體色以混入環境之中。許多有毒的蛙類還擁有鮮豔的色彩,這是警告想欺負牠的人別自討苦吃,以減少無謂的受傷!

  今天主要介紹蛙類皮膚的毒性,大家可別一聽到有毒就嚇一跳,因為毒性是因蛙而異的,而且並不是每一種蛙的皮膚都對人有害。毒腺是一種保護性的腺體,具刺激性,捕食者在吞食時,會產生噁心、辛辣、苦澀等不舒服的感覺,而將到口的蛙類吐出,因此毒液的分泌主要是保護蛙類以避免被捕食者吞食致死。

  蟾蜍的毒腺特別發達,在兩眼的的後方集中成兩個大的毒腺,稱為耳後腺(或稱為腮腺),它所分泌的毒液,可加工成為名貴的中醫藥材—蟾酥。其實摸到蟾蜍並不會中毒,只要特別注意手上不要有傷口、摸完不要用手接觸眼睛或嘴巴,並且要將手洗乾淨就可以了。但是當吃下一隻帶皮的蟾蜍時,可能就會中毒致死了。

  當然,除了毒腺外,蛙類皮膚還有另一種腺體—黏液腺。它會持續的分泌黏液使皮膚保持溼潤,讓皮膚表面也可以用來進行呼吸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蛙類的皮膚總是溼溼黏黏的原因了。

▲ 台北樹蛙有良好的保護色

 

  大部分的蛙類都具有腺體,但是並不是每一種蛙都有令人致命的毒腺,就算是擁有毒腺的蛙類,應該也不喜歡使用到它。基於這個前提,有毒的蛙類通常會先展示出有毒的標記,例如鮮豔強烈的花紋或色彩,用來警告侵犯者不要輕易的嘗試。另外,在自然界中一些弱勢的生物,牠們為了求生存也會利用這種現象,就是把自己的外觀模擬成跟有毒的生物很像,這樣可以來嚇退敵人,有少數蛙類就是採用如此方法避敵,不過在台灣並沒有如此特殊的蛙類。

  但是其他無毒的蛙類也不是天生就要被欺負的,牠們還是發展出自己的生存之道—「看不到我,當然不會來攻擊我」。要消失在環境之中是不可能的,不過融入環境之中就簡單多了,這就是所謂的「保護色」。保護色最佳的例子就是:許多棲息在樹上的樹蛙背部呈現綠色,在地上活動的赤蛙則以褐色或棕色調為主,這都是為了和環境顏色相配合,達到隱蔽的效果。

  除了能藉由皮膚的保護色外,還有的藉由保護花紋來做防禦的。例如有些蛙類的四肢有深色橫紋、體側有縱向花紋、或者在背部中央有一條淺色背中線將身體分成兩半,這些花紋都是為了打破身體原有的輪廓,讓青蛙看起來不像青蛙應有的外型,來干擾天敵本能的覓食搜索印象。

蛙蛙世界學習網 兩棲類保育網 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