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向上
青蛙的研究-上
青蛙的研究-中
青蛙的研究-下

青蛙的研究-上

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做好青蛙調查。

  相信賞過蛙人都應該體會到賞蛙的樂趣,除了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蛙類以外,在每次的賞蛙旅程中,都可以觀察到一些以往沒見過的行為,當然還會有許多不同的心情感受。長久下來,每個〝蛙友〞都會有自己的一套賞蛙經;而更用心的話,甚至可以在其中藉由青蛙的變化,察覺到環境正在悄悄的改變中。為的要更進一步的證實青蛙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以及影響這些青蛙的機制,必須要將這些觀察資料逐一科學化,藉由更嚴謹的實驗過程來探索這些問題。許多參與青蛙研究的人員都是從「夜遊、賞蛙」中,慢慢踏入「調查、研究」的領域當中;隨著問題難度的增加,實驗的方法、設備也漸漸〝高級〞!接下來會介紹這些作「青蛙研究」的人到底在幹什麼;希望屆時大家可以了解到,我們作「青蛙研究」的人並不是都在「青蛙解剖」哩!

  和其他動物科學一樣,青蛙研究也是從觀察開始(先前也以詳細介紹過〝青蛙的觀察〞),也就是一般稱為的「調查」,但在此必須和「賞蛙」有所區分。既然稱為「賞蛙」,必定以觀賞的心態為出發點,觀賞的時間、地點、方式都可以隨著自己方式進行(當然還是不可對青蛙們造成傷害),可以將它當作是休閒活動看待,記錄方式以〝抒情文〞即可。

  但「調查」則不然,因為所有的調查結果將會成為後續研究與決策的依據,它必須在一標準的規範下進行,好讓各次調查間可以相互比較,這也才算科學。不過,大家可別被我〝唬〞住了,調查工作並不難進行,只要在「賞蛙」的過程中多用點心,即可做出相當優秀的蛙類調查。
 

成群的黑眶蟾蜍鳴叫常讓人數不清。

   
   其實蛙類調查該注意的地方和賞蛙差不多,先前在青蛙的觀察中已有詳細介紹過,以下就針對調查必須特別注意到的地方做介紹。一般的蛙類調查無非是希望知道這個地區蛙類的種類、數量,並且可以拿來和其他地區做比較,所以必須在相同的前提下進行比較,其中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調查樣區大小要一致。如果要對同一地區進行長期觀測的話,最好每次都所調查的區域、時間、人力、計數方式都一致;倘若是不同地區的話,則要是先花費一段時間進行樣區劃設。

  調查樣區大致上可分為穿越線與定點:穿越線則適用於森林、溪流、道路、步道,多以長度為單位,依情況選定50、100、200公尺。而定點調查則適用於湖泊、池塘、沼澤、大型蓄水池等,多以面積為單位,差不多就是以該樣區為中心,沿周圍進行調查。當然前兩種方法只是原則,隨著不同地區以及個人研究需求,可有不同的搭配。

  計數方式大部分採用「目視遇測法」,就是看到幾隻算幾隻,有時會同時輔以「鳴叫計數法」記錄樣區內出現但未看到的個體,如果單獨鳴叫不重疊那還好算,如果眾蛙齊聲鳴叫,那可就會讓調查者頭大了。因此相對來說,鳴叫計數法的偏差會較目視預測法來得大,不過兩法各有優缺點,目視遇測法不太容易記到隱蔽性好的種類,如:小雨蛙、橙腹樹蛙;相反的,鳴叫計數法則僅是用於繁殖季且鳴叫清晰可辨的種類。話說回來,這兩種方法大多會同時進行,只不過在記錄的過程中必須加以註明,以便後續分析的進行。  

蛙類資源調查中,最基本就是了解有幾種?有幾隻蛙類?

   
   在歷經辛辛苦苦的調查之後,接下來的分析工作將是左右這份調查研究結果的關鍵。無庸置疑地,面對不同的研究目的,就需要不同的分析方式,初步可以先參考前人的分析方式,然後在依自己的需求進行。在此並不會拉拉雜雜地去一一說明,僅會以基礎的資源調查分析來做介紹。

  資源調查的目的無非是希望了解到這個地區的生物組成,而最基本的問題是就是「有幾種?有多少隻?」這似乎不用我多說,相信大家一定會算、也一定會表示,一般學術上慣稱「Richness(種豐度)」、「Abundance(量豐度)」。其中種豐度的表現方式似乎只有一種,就是說明這個地區有幾種蛙類;但量豐度的表示除了全部總共幾隻外,還可進一步說明:每種各幾隻、每數量佔全部數量的百分比、何種最多、何種最少、性別比例、幼體數量…,甚至將時間做區隔,進一步比較:四季(或各月)蛙類種類、數量的組成。假設以北部為例:某一地區,夏季調查有20種500隻次,以拉都希氏赤蛙的數量最多;冬季調查有10種350隻次,以台北樹蛙的數量為最多…,這樣下來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這個地區的蛙類組成變化。

  當然,如果只是做種類與數量的比較,那實在有點對不起先前辛苦的野外工作,有時也無法完全表示當地的實際狀況。所以,在生物學家與數學家共同發展出來一系列的指數,用來反應該地的生物多樣性概況,指數越高表示該地生物組成更多樣化;反之則越單調。而這類多樣性指數還可用來比較兩地區的多樣性高低,當然,各種指數的使用當有其前提,還是必須先了解研究目的與資料類型再慎用多樣性指數的比較。另外,還有一種相似指標用來表示兩兩地區的相似程度,例如:新店有17種蛙類,烏來有22種蛙類,其中有15種是兩個地方都有的,其中最簡單的算法就是「2倍相同種數除以兩地分別總數之和」也就是2X15/(17+22)=0.77=77%,還句話就是這兩地的相似程度達77%。進一步即可比較,新店-烏來程度77%、新店-淡水為42%、烏來-淡水為34%,如此一來即可說明新店與烏來兩地的蛙類組成較為相似,而兩者與淡水的蛙類組成較不相似。
  

生殖生態學是蛙類研究的基礎。

   在基礎的資源調查之後,可能從中發現一些蛙類具有特殊、有趣的現象,然後就可以接著去觀察、研究這些蛙類的生活史,包括了解牠們的生活週期、體型、壽命、性比、行為模式、生殖策略…,就是有關牠們生命的基本問題,也是早期蛙類生態研究的主軸。

  由於「生活史」的項目相當繁多,通常不是一個研究即可全面了解,再加上早期的研究經驗與設備不足,多以行為觀察與簡易的測量為主;再加上有些青蛙的活動模式與生殖週期相當密切,繁殖時一窩蜂跑出來,非繁殖季則看不到半隻,所以一般蛙類的生態研究多以「生殖生態學」為起點,從最早期楊懿如老師的台北樹蛙(1987),接下來艾氏樹蛙、白頷樹蛙、面天樹蛙、拉都希氏赤蛙、翡翠樹蛙、黑眶蟾蜍、諸羅樹蛙、褐樹蛙、莫氏樹蛙、橙腹樹蛙…等。這些生殖生態學的研究大多包括:繁殖季節、雌雄性比、體型大小、生殖策略、棲地需求、產卵數量、發育週期,當然還包含最有趣的生殖行為。執行這些研究大多只需要手電筒與日夜辛苦的觀察即可完成,但若不是這些前輩的努力付出,恐怕目前我們對青蛙的了解可能還停留在分類階段喔!也多虧這些辛苦的觀察研究,才能讓我們了解到這些蛙類多采多姿的行為活動。

  我想很多人談到蛙類的生活史,通常都會問到「蛙類的壽命有多長?」這個問題其實我們也很想知道,不過礙於過去技術不發達,總是無法確切的指出牠們的實際壽命。最早只能依據國外長期的研究來推測,體型越大壽命越長。後來可藉由長期的個體標記來得知牠們的年齡,例如楊懿如老師就觀察到標記長達六年的台北樹蛙。近年來,仰賴科技發達之賜,我們可藉由蛙類的「指骨切片」來作為年齡的判定,雖然此法並非適用於全部的蛙類,但此技術卻已讓我們對大部分的蛙類年齡有所了解。

蛙蛙世界學習網 兩棲類保育網 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