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蝦蟆衣】
(1)青苔的別名。
《莊子•至樂•蛙蠙之衣》疏:「蛙蠙之衣,青苔也。在水中若張綿,俗為之蝦蟆衣也。」
(2)草名,又名車前草。
陸游《戲詠園中春草》詩:「童子爭尋鵓鴿飯,醫翁日曝蝦蟆衣。」《本草綱目•草部•車前》:「蝦蟆喜藏伏于下,故江東稱為蝦蟆衣。」(蛙={圭/黽})
【蝦蟆車】兵車名。
《南史•段孝祖傳》:「築長圍,創攻道於東南角,並作大蝦蟆車載土,牛皮蒙之,三百人推以塞塹。」
-
【蝦蟆更】
(1)擊木柝警夜。即敲梆子以代打更。
《事物紀原•戎容兵械部•柝》:「夜行所擊,今擊木為聲,以代更籌者是俗曰蝦蟆更。」張蠙《錢塘夜宴留別郡守》詩:「觱栗調高山閣迥,蝦蟆更促海聲寒。」
(2)宋朝宮中,五更之外,尚有一更,稱為六更,又稱蝦蟆更。
周遵到《豹隱紀談》:「楊誠齋詩云:『天上歸來有六更。蓋內樓五更絕,梆鼓交作,為之蝦蟆更,禁門方開,百官隨入,所謂六更者也。外方澤謂之攢點云。』
-
【蝦蟆股】佛寺建築名。
堂塔建築,其搏風或楣與臺輪之間上部開為左右之作雲形曲線者,稱為蝦蟆股。
-
【蝦蟆腫】病名。
舌下腺囊踵(Ranula),在舌頭之下形成囊狀腫瘤,使舌頭狀似蝦蟆,共稱蝦蟆腫,或稱癩蛤腫,多見於嬰兒及小孩。
-
【蝦蟆窯】窯名。
明末景德鎮有一小街,專燒小如蝦蟆之瓷器,故名。復以窯在舊昌南鎮,又名小南窯。其器雖粗,但質薄而堅,色白帶青,頗盛行於時。
-
【蝦蟆日夜鳴口乾而人不聽】比喻多言無益。
《太平御覽•蟲豸部•蝦蟆》:「文子曰:禽子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蝦蟆蛙黽,日夜恆鳴,口乾舌擗,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俱蟲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