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前的〝蛙〞是這樣寫的。 |
延續〝古文中的蛙〞,接下來要介紹〝字典〞裡面的青蛙。雖然內容會和前面有些許重複,但既然自字典裡的蛙,當然會著重於「字意」、「典故」方面。所以,未來幾週的內容會類似〝每週一字〞。
第一個字當然是「蛙」--ㄨㄚ,烏瓜切,音蛙,麻韻,本作{圭/黽},也作{圭黽}。這個大部分的字典都解釋為:脊椎動物、兩生綱、無尾目。其生長過程需經過變態才能變為成體。幼時為蝌蚪,水生,以草為食,以鰓呼吸;成體陸生,以蟲為食,以肺呼吸。《集韻》:「{圭/黽},蟲名。說文:蝦蟆也。或作蛙。」
但是亦有少部分的字典有第二種解釋:淫靡。《漢書•王莽傳贊》:「紫色{圭黽}聲,樂之淫聲,非正曲也。」也有的會解釋成:開始。《方言•十二》:「{圭黽},始也」後面這兩種用法實在相當少用,大部分都把他當作動物的名稱用。
關於蛙的詞彙還算蠻多的,較常用的包括:蛙人、蛙式、蛙鳴蟬噪。但是除了這些慣用的名詞外,尚有許多〝冷僻〞的詞彙,例如:蛙市、蛙吹、蛙角、蛙怒、蛙蛤、蛙黽…等,其中有些從字面上就大概就瞭解它的意思,但是有些恣意卻和字面無關。我想蛙人、蛙式就不用我多做介紹,所以接下來就一一介紹其它的字意與典故。
【蛙鳴蟬噪】(1)蛙叫蟬鳴,聲音擾人。蘇軾《出都來陳所乘船上小詩八首…聊為和之詩》:「蛙鳴青草泊,蟬噪垂楊浦。」(2)比喻拙劣而無價值的文章。《唐宋八大家文集•評韓愈平淮西碑》:「〝儲同人〞云:『〝段文昌〞以駢四儷六,蛙鳴蟬噪之音,易鈞天之奏,直不知人間又羞恥事。』」希望不會聽到有人稱讚我寫的文章是〝蛙鳴蟬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