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氧層破洞,紫外線增加造成青蛙銳減。 |
誰!誰那麼狠心殺了如此可愛的青蛙? 這個事件不僅在台灣發生,甚至是全世界都在上演的戲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是天生的宿命;還是有人蓄意謀殺呢?接下來就要一探究竟,「是誰殺了青蛙」? 根據青蛙的各種死因,初步判定殺青蛙的兇手不只一人;並且以各種型態出現在兇殺現場。殺害方式也不盡相同,有些是一招致命;有些則是慢慢折磨。在如此眾多的兇嫌中,先來介紹一位青蛙的〝宿敵〞,它就是殺蛙於無形的-紫外線(別說青蛙怕它,就連人類也怕它)。 稱它為青蛙的宿敵並不為過,因為青蛙就是為了躲避它,才選擇夜間活動。不就白天不要出來就好了嗎?沒錯,青蛙可以在白天躲起來以減少紫外線的曝曬;但是青蛙的卵和蝌蚪沒得躲啊!特別是近年來臭氧層的破洞逐漸增大,無非助長紫外線的威脅。當紫外線的照射量增加時,就會影響DNA的修復能力,使得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的卵塊發育不正常,無法孵化;甚至影響到青蛙的抗病力。 紫外線對青蛙的影響可說是全球性的,因此,各地的動物學者在討論為何全球的兩棲類會大量減少,都把臭氧層破洞,紫外線增加列為頭號主因。當然,推就原因-還不是人類造成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