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在長期演化下,有許多動物發展出抗蟾蜍毒液的機制。 |
海蟾蜍到底還存不存在於台灣?尚未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海蟾蜍已經在澳洲大量繁殖,且造成當地野生動物及人類的困擾,被當地的環保人士列為頭號敵人。
澳洲和台灣一樣都是在1935年自夏威夷引進海蟾蜍,用來防制甘蔗害蟲,但相隔兩地的海蟾蜍確有不同命運。記得那年的6月1日,Mungomery在夏威夷的Honolulu(就是檀香山)附近採集到102隻的海蟾蜍(恰好51隻雄蟾;51隻雌蟾;其中至少有半數已為成體),輾轉托運到澳洲,於同年的6月22日釋放到澳洲昆士蘭北部的黃金谷(Gordonvale),此過程中大約死掉了一半。如今,海蟾蜍每年以27公里的遷移速度向四周擴散,令當地環保人士每日苦思如何圍堵這個〝災難〞。
為何海蟾蜍會對澳洲造成如此嚴重的衝擊?當然,氣候溫暖、適應性好、繁殖力強……都是影響的因子。但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澳洲沒有〝蟾蜍〞,所以當地的原生生物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蟾蜍,更別說知道牠有劇毒!因此,當地生物在演化的過程,沒有蟾蜍的存在,自然缺少抗蟾蜍毒液的機制;因此,海蟾蜍在當地幾乎沒有天敵,生長狀況勢不可擋。首當其衝的就是共域的水生掠食者,笨笨地吃下海蟾蜍的蝌蚪,結果當然很不幸囉!特別是一種蝌蚪為肉食性的蛙類,數量急遽減少,也是牠造成的罪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