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天樹蛙大多在矮灌叢上鳴叫。 |
說到森林的蛙類,相信數量甚多也相當容易觀察到的應該算是∼面天樹蛙。可別以為牠都喜歡面朝天、裝可愛才得到這個名字,這個〝面天〞的中文名可是紀念新種發表之模式標本的採集地點「面天山」來的喔!其實面天樹蛙到處都有,並不侷限在陽明山區,照理說不可能拖到民國6、70年才發現。但是由於牠和本週主角艾氏樹蛙長得很像,如果不是跟牠們很熟的人,還常常被牠們搞混,所以前人一直誤以為牠們通通都是艾氏樹蛙。直到民國67年,才經由台大動物學系王慶讓教授抽絲剝繭,確認牠們倆是不一樣的,並且給牠取個新名字。
本週之星∼艾氏樹蛙,素有「愛心樹蛙」之稱,是因為他會將卵產於樹洞、竹筒內,並且定時回巢育幼。而面天樹蛙產卵也喜歡搞怪,那就是將卵產在地上,然後跟泥土攪和在一起,就像掉到地上的粉圓一樣,也如此特殊的行為,牠在學術界上的專屬名字,就有〝特殊產卵的跳樹蛙〞之稱。
當然,如果沒看到牠們產卵上的差異時,也可藉由鳴叫聲音的不同來區分,面天樹蛙喜歡發出連續的「逼、逼、逼」;而艾氏樹蛙則是不連續且短促的「逼」。可是,今天如果遇到愛叫不叫的面天樹蛙,只發出單音的「逼」;或者艾氏樹蛙叫到忘我,發出連續的「逼、逼、逼」時,這就要靠平實的功力才能加以區分。在此提供小弟個人的分辨心得:如果牠們沒有照的歌譜唱歌的話,那就聽聲音來源比自己矮的話,那可能是面天樹蛙;反之,高於自己身高的音源,就可能是艾氏樹蛙。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正確,但尚可猜到七、八成,各位下次可以自己試試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