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向上
何謂兩棲類
兩棲類的過渡性質
兩棲類的起源
蛙類簡介
青蛙的生活史-1
青蛙的生活史-2

兩棲類的過渡性質

  陸地的環境遠比水中複雜而多變化—密度、壓力、光線、養料、氧氣、鹽分、溫度……等,均有極大的差別,而兩棲類正處在這多變的環境中,體制結構的改變必深受環境條件的影響。以下就來探討兩棲類的過渡性質:

(1) 呼吸系統的改變—水棲的幼體用鰓呼吸,但成體登陸後,鰓就無法交換氣體了,所以發展出適用於陸地的肺呼吸。但肺的發展還不完全,因此,皮膚與口腔內膜呼吸能佔呼吸量的大部分,所以溼溼黏黏的皮膚將有助於交換氣體。

(2) 骨骼結構的改變—登陸後缺少水的浮力,必須面臨體重的問題,而發展出來的五趾型附肢不僅需要承受體重,並且還要推動身體沿地面爬行。此外,開始有頸椎的出現(但是只有一個),所以不能說青蛙沒脖子,只是很短而已,這麼短的脖子當然不能靈活的轉動頭部囉。

(3) 水分蒸散的問題—為離開水中,適應陸地的環境,表皮開始發生角質化,但僅有表面1-2層細胞輕微角質化,因此,這個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促使兩棲類還依賴於潮溼的環境,不能生活在完全乾燥的陸地上。

(4) 感覺器官的改變—在陸上與水中傳導聲、光的介質完全不同,所以感覺器官必須相對應的改變。其中最特殊的就是聽覺器官,因為聲波在空氣中無法引起內耳淋巴液的流動,而發展出中耳(鼓膜及聽小骨)用來擴大聲波,再傳導至內耳,這樣才可以聽到空氣中的聲音。

兩棲類的過渡性質大致如上,但仍有許多有意思的特徵,將會在往後幾期中一一述說。

蛙蛙世界學習網 兩棲類保育網 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